尊龙凯时·(中国)官方集团

尊龙凯时神经外八科一区欢迎您!

 

儿童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外科治疗

 

发布时间: 2019年09月27日 出处:神经外八科 作者:张伟 郭强 陈俊喜 华刚 编辑:lsw 点击次数:5494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尊龙凯时癫痫外科进行癫痫外科手术的30例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患儿(1~14岁)。病变部位分别为多脑叶8例、功能区8例、非功能区14例(颞叶内侧10例,非颞叶部位4例)。手术方式包括病变次全切除、病变全切除、病变扩大切除。采用Engel分级评估术后效果。结果 30例儿童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患者中,病变次全切除8例,病变全切除5例,病变扩大切除17例(其中包括前颞叶切除术9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结果:节细胞胶质瘤11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8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3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3例,弥漫性星型细胞瘤1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术后随访1~6年,平均(3.0±1.6)年。Engel分级Ⅰ级28例,Ⅱ级1例,Ⅳ级1例。 结论 儿童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要重视对致痫区的术前评估,肿瘤并不完全等同于致痫区,处理时需要结合肿瘤的性质、是否位于颞叶及累及功能区来综合决策。

尊龙凯时 癫痫;儿童;脑肿瘤;低级别;神经外科手术

在儿童癫痫患者中,约有1%~3%的患儿伴有脑肿瘤,这些肿瘤往往呈良性,但具有致痫性,常位于幕上,包括低级别胶质瘤和低级别胶质神经元肿瘤,其中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和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最为常见。此类癫痫常常为药物难治性,如果控制不佳,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残疾。目前认为,外科手术治疗可降低其致残率,然而多数研究显示除非其癫痫得到完全治愈,否则患者的生活依然无法自理。所以临床上需要从癫痫的角度去考虑治疗策略,但目前关于手术切除肿瘤的范围尚存争议。本文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尊龙凯时癫痫外科采取手术治疗30例儿童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和病理结果,进一步探讨此类疾病的手术策略。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30例儿童低级别肿瘤合并癫痫的患儿中,男19例,女11例;发病年龄为1~14岁,平均(9.6±3.3)岁;病程为0.5~131个月,平均(54.5±36.9)月。病变部位:多脑叶8例,功能区8例,非功能区14例(颞叶内侧10例,颞叶外脑叶4例)。30例患儿术前均行MRI平扫、增强及薄层扫描检查。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术前评估:病史采集由两位高年资外科主治医师独立完成,此后二者互相补充确认,患儿术前均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对于发作频繁的患儿,捕捉发作期脑电图的表现,酌情行脑部代谢检查,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若病灶位于功能区,在患儿配合的情况下需行运动功能磁共振(fMRI)或Wada试验评估语言或运动区可能的位置(其中3例行运动功能磁共振检查)。术前评估的目标在于明确病变和致痫灶的相关性,当患者的癫痫发作症状学和病变的位置不相符合时,需要考虑行侵入性的检查,包括颅内电极置入等。根据术前检查结果确定肿瘤的切除范围,术后常规复查脑电图。

3.手术方法:根据术前评估结果明确致痫灶可能的位置,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根据术中病变周围皮质放电情况,采取肿瘤次全切除、肿瘤全切除和肿瘤扩大切除(包含前颞叶切除)3种手术方式。其中肿瘤扩大切除包括病变切除+周围致痫皮层切除。若为功能区肿瘤,在患者配合的情况下,可在唤醒或者电刺激下切除肿瘤。根据术后24 h MRI检查结果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

4.随访方法及术后评估标准:术后采取门诊及电话随访方法。术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根据Engel分级评估术后效果。

结  果

1.手术结果:30例儿童低级别肿瘤中,肿瘤次全切除8例,全切除5例,扩大切除17例(其中前颞叶切除术9例,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1例)。1例早期出现精细活动障碍,1例出现肢体轻偏瘫,1例出现视野缺损。 

2.术后病理结果:术后肿瘤组织按照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及分级。包括节细胞胶质瘤11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8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少突胶质细胞瘤3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3例,弥漫性星型细胞瘤1例,少突-星形细胞瘤1例,脑膜瘤1例。

3.随访结果及预后:随访时间为1~6年,平均(3.0±1.6)年。术后随访病变全切除的5例患儿和次全切除的8例患儿均为Engel Ⅰ级;病变扩大切除的17例患儿中,Engel分级Ⅰ级15例,Ⅱ级1例,Ⅳ级1例。

讨  论

癫痫是低级别胶质瘤或胶质神经元肿瘤最常见的伴随症状,既往大多的研究集中于肿瘤的复发情况及术后生存率,而癫痫的控制情况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对于低级别肿瘤合并癫痫的儿童患者采取何种手术策略鲜有报道,并且缺乏相关指南,部分低级别肿瘤伴有双重病理,即伴发有海马硬化、胶质增生、皮质发育不良等,即使做到手术全切除,仍然会有癫痫发作。所以,临床在处理此类病变时,应综合脑电-临床症状学及影像学资料来评估肿瘤与致痫灶的关系,以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应注重MRI 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异常信号范围的切除;同时重点保证致痫区的充分切除,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或颅内电极有助于确定致痫灶切除范围,肿瘤应尽可能的全部切除。详述如下。

1.肿瘤位于颞叶外、非功能区:病变的切除界限应扩大至病灶范围以外,同时结合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若病灶周围致痫皮层出现明显的棘波、棘慢波放电应给予切除。有学者认为,在皮质脑电图引导下,进一步切除癫痫灶可有效改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癫痫控制状况。亦有学者报道,切除肿瘤周边1.5 cm的范围可以更好地控制癫痫发作。当然,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亦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麻醉药物的选择及麻醉深度、脑电图医生阅片水平及技师操作水平等,因此应慎重参考。本组颞叶外脑叶的4例患者只有1例术后疗效欠佳(Engel Ⅱ级),可能的原因是该患者既往脑积水病史多年,脑部皮质可能广泛受损,不除外潜在致痫灶的可能性。

2.肿瘤位于功能区或深部基底核区:切除此部位的肿瘤应重视功能区的保护,在确保功能区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全切除肿瘤。如果肿瘤边界清楚,多能完整切除;若肿瘤边界不清,可在术中电刺激或术中唤醒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在术中电生理监测下,进行肿瘤的最大化切除。年龄并非是术中唤醒的绝对禁忌指标,经评估,心智发育较好、可以配合简单语言、运动任务的儿童,可以实施术中唤醒(本组有3例患儿成功实施了术中唤醒,年龄分别为10岁、13岁、14岁)。对于累及中央区或脑深部基底节核区的病灶,往往不能彻底切除,本组有4例肿瘤累及基底核区和3例因累及中央区的患儿行次全切除(其中2例在术中唤醒下手术,中央区附近有少量肿瘤残留);5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肿瘤全切除(4例位于左侧颞叶后,1例在术中唤醒下全切除病变),术后未见发作。分析原因如下:(1)术后残留肿瘤本身极少,病变周围皮质未受侵犯,经次全切除后原肿瘤所造成的局部占位或压迫效应已经解除,也减少了对周围皮质的刺激;(2)肿瘤残留的部分多处在深部白质或基底核区,癫痫的皮质或近皮质部位的肿瘤容易被完全切除,因此效果良好;(3)本组随访时间偏短。本组随访1~6年均未见癫痫发作。

3.肿瘤位于颞叶:尤其是颞叶内侧肿瘤、病史较长、发作症状学符合颞叶表现者往往考虑行肿瘤切除+前颞叶切除术。这也与颞叶肿瘤的癫痫样放电多集中于颞叶前部,同时颞叶低级别肿瘤多合并有双重病理有关,需要更为广泛的切除,以保证控制癫痫的疗效。多数情况下,症状学分析能判定肿瘤是否为癫痫的责任病灶,这对预测术后疗效有一定价值,但对切除范围的精准确定指导意义不大。若肿瘤所在部位和脑电-临床症状学不一致时,则预示术后可能发作控制不佳。本组有9例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至今未发作;1例颞叶内侧节细胞胶质瘤,发作表现为短暂性强直,并非典型的颞叶内侧癫痫,行肿瘤切除+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但术后仍然发作,发作形式与术前相同,推测合并其他部位癫痫灶的可能,手术切除病变可以有助于肿瘤的治愈,但是对于癫痫发作并无明显帮助,这也提示肿瘤本身并不完全等同于致痫灶。

总之,低级别肿瘤伴癫痫的儿童患者在考虑手术策略时,应注重肿瘤及致痫灶的充分切除,肿瘤的部位及发作期症状学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功能区病变往往需要扩大切除,其中颞叶内侧的肿瘤需要加行前颞叶切除,功能区或累及深部白质核团的肿瘤仅行病变全切除或次全切除,运用多种辅助技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皮质电刺激、神经导航、多模态影像、术中唤醒麻醉)可以有效指导手术切除。

参 考 文 献(略)

图1   患者 女14岁,发作表现为全面型失语→愣神  A.MRI示左侧颞中回后部病变;B. MRI示电极置入计划;C.发作期脑电图提示病变及周围皮质均有放电;D.切除方案;E.为唤醒下切除致痫灶术后MRI。术后至今4年无发作。病理结果为少突-星形细胞瘤(WHO分级为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