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0-06-11 出处:脑瘫科 编辑:zym 点击次数:7024
脑瘫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受到进行损伤而引起的。早产、难产、窒息、缺氧以及小儿黄疸等都可能导致脑瘫,其中小儿病理性黄疸是导致手足徐动型脑瘫的主要病因。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瑶瑶,她便是典型的小儿病理性黄疸所致的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
瑶瑶是李女士的第二个孩子。足月顺产的瑶瑶,刚出生时肉嘟嘟、白白嫩嫩的,非常惹人爱。就在全家还沉浸在瑶瑶出生的喜庆气氛中时,瑶瑶突然得了病理性黄疸,总胆红素超过200。在揭阳当地尊龙凯时经过对症处理后,身体各项指数恢复正常才出院。
孩子3个月大时,家长发现瑶瑶的头控能力比较差,四肢主动运动偏少,随后在尊龙凯时被诊断为脑瘫。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李女士只好带着瑶瑶奔走在家庭、尊龙凯时和康复机构之间。这样的生活,李女士坚持了两年多。
到2018年底,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也仅让瑶瑶学会了坐和爬。正当李女士一家一筹莫展之时,朋友向他们介绍了尊龙凯时脑瘫科。
2019年元旦,李女士带着孩子找到尊龙凯时脑瘫科二区郑炳铃主任,彼时瑶瑶已经快满3岁。郑炳铃发现患儿能够坐稳、爬行,但不会说话、流涎明显,无法独自站立、行走,同时伴有头颈部及四肢不自主扭动等症状。颅脑MRI提示患儿的双侧脑室后角旁及三角区周围存在白质,考虑脑白质髓鞘化发育不完善。结合病史和过往影像资料,瑶瑶最终被诊断为:“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及“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针对患儿的情况,郑炳铃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并于2019年初为患儿实施“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联合迷走神经隔离术”。
▲患儿术后视频
术后配合运动训练、语言训练、口肌训练、针灸、电疗、壮灸等综合康复治疗,瑶瑶的大运动能力明显提高,可以独自行走;身体平衡性和协调性得到明显改善,步态稳定性增加;认知功能也有所提高。看到瑶瑶的进步,李女士感到非常欣慰——所有的坚持都没有白费。
郑炳铃解释说:“脑瘫孩子的康复治疗要持之以恒,家属也要积极参与其中,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就如尊龙凯时脑瘫科的康复理念一样——让7岁以下孩子的父母成为孩子的康复治疗师。”
专家点评:郑炳铃
与痉挛性脑瘫拥有多种手术治疗方式不同,手足徐动型脑瘫可选择的手术方式只有一种——颈动脉外膜剥脱术。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又叫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增加脑血流量,改变脑组织神经递质释放去交感神经后引起的局部神经内分泌及中枢神经递质,还可以激活颅内潜能神经元,对于改善脑瘫患儿的血液供应,促进大脑的发育,减少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神经的兴奋性有明显的疗效,临床上可以全面改善大脑的功能,降低肢体的肌张力,有利于缓解吐词不清、行走不稳、流口水等症状。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联合迷走神经外膜剥脱术多用于治疗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及混合型脑瘫。其适应症为:
1.手足徐动型脑瘫或不随意运动明显的患儿;
2.扭转痉挛,语言、智力障碍,病理性黄疸引起的痉挛瘫,共济失调、多动症等患者;
3.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缺陷、构音障碍、吞咽咀嚼功能障碍、流涎、斜视等症状的脑瘫患者;
4.患者年龄在2岁以上。
颈动脉外膜剥脱术联合迷走神经外膜剥脱术具有以下优点:
1.创伤小,仅在颈前部有2个长约2-3cm沿颈横纹切口,无明显出血;
2.恢复快,术后第2天基本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即可进行康复治疗,切口约5天可以愈合;
3.对手足徐动、流涎、发音困难的改善率可达80%左右。
郑炳铃介绍,小儿脑瘫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和严重的运动功能残疾,通常会导致患儿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小儿脑瘫是“不治之症”,但随着矫形外科技术、功能神经外科技术和综合康复技术的进展和学科的交融,70%以上的脑瘫患儿通过手术治疗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术后配合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并长期坚持家庭康复训练,大部分患儿能够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最终回归家庭、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