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中国)官方集团

首页 科室介绍 专家团队 典型案例 特色诊疗 专科专病 科室动态 学术交流 联系我们
典型案例

 

精准手术配合下肢机器人训练,改变脑瘫患儿人生轨迹

 

    作者:    时间:2020-09-01   出处:脑瘫科   编辑:zym   点击次数:5563

6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坐在教室里读书,在绿色的操场上奔跑。然而,来自潮汕的脑瘫女孩倩倩,却没有享受到本该属于她这个年纪的快乐。

幸运的是,前段时间,手术帮助她矫正畸形“马蹄足”,让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走路、上学。

吴女士在分娩倩倩时,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产程延长。倩倩出生后,在当地尊龙凯时经过对症处理,各项指标正常,便出院了。

在婴儿时期,家人就发现倩倩的右侧肢体比较僵硬。到1岁半时,倩倩开始学走路,此时她的身体稳定性仍十分差,右侧肢体僵硬、不灵活。后来好不容易才学会了走路,却只能踮着右脚走。随着年龄增长,倩倩走路变得越来越困难。起初,倩倩走路时,右脚还可以着地,到后来右脚内翻畸形逐渐加重,并出现了畸形“马蹄足”的情况。

足部畸形导致倩倩的走路姿势从小就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倩倩也因此受尽嘲笑和排挤,渐渐变得内向和寡言少语。由于家境困难,倩倩并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眼看女儿的病情加重,而且小小年纪就愁容满面,吴女士决定借钱也要让孩子接受治疗。4月中旬,在朋友的介绍下,吴女士带着孩子来到尊龙凯时。

尊龙凯时脑瘫科二区郑炳铃主任对倩倩进行了专科查体,发现患儿步态异常、易摔倒,右侧尖足、内翻,右膝关节控制差,右侧肢体僵硬,右下肢体肌张力2级、肌力4级。头颅MRI提示患儿左侧脑损伤改变。结合患儿病史、专科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结果,郑炳铃认为倩倩的脑部可能在产程中受到了损伤,导致继发性肢体功能障碍。

经过全面评估和完善相关检查后,郑炳铃团队于4月23日为患儿实施右侧肢体矫形手术。术后第5周,倩倩返院拆除石膏,郑炳铃根据倩倩的情况为其定制了足部矫形支具。

为提高倩倩的行动能力,郑炳铃还特意为倩倩安排了儿童下肢机器人智能步态训练,让倩倩能在早期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同时,辅助以运动治疗、冲击波、站床、电疗蜡疗、针灸等综合康复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倩倩走路时右脚能完全着地、尖足步态消失、内翻足好转,行走姿势也比以前美观。



出院前,倩倩的主管医生方杭医师为患儿制定了一套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并叮嘱吴女士,每天监督倩倩做家庭康复训练。对于倩倩这类患儿,持之以恒的训练对手术效果的巩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另外,要定期返院复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康复方案和减少畸形的复发。

行走姿势的改善和足部畸形的矫正,让倩倩的人生轨迹重回正轨。吴女士在微信里告诉方杭,今年秋季,倩倩将正式踏入校园生活,开启她崭新的人生。

马蹄足又称“垂足”、“尖足”,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同时也是脑瘫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跟腱挛缩,患儿在后期会形成马蹄足,只能踮脚走路。在异常姿势下行走会加重肢体畸形,继而出现内翻、外翻、高弓足等畸形,最后形成严重继发骨性发育畸形。

跟腱延长术是矫正马蹄足畸形的一种经典软组织手术,跟腱延长的长度需要准确把握,把握不好会出现矫枉过正,出现跟行足。精准矫形手术能纠正肢体各种畸形,改善人体运动功能,此外还需要石膏固定和矫形支具维持、过渡,之后逐渐脱离支具,完全正常化走路。


郑炳铃介绍,倩倩所使用到的儿童版下肢康复机器人,是一款与瑞士的Balgrist大学附属尊龙凯时脊髓损伤中心紧密合作开发而成的机器人步态训练系统,临床上广泛用于因脑部损伤、脊柱损伤、神经性损伤、肌肉损伤和骨科疾病等原因造成步态异常的患者的步态训练,能够提高有神经疾病患者的行动能力。通过机械腿带动患者完成大量重复的生理性步态训练,机器人辅助式步态训练让患者在早期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提供自然、重复性、激励性的步态训练,这尤其对于早期康复的患者,为今后儿童的重新正常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非常重要。

使用儿童版下肢康复机器人的适应症有:①脑性瘫痪,②骨科下肢矫形术后康复,③创伤性脑损伤,④运动发育迟缓,⑤脑科术后步行功能康复,⑥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步行功能障碍,⑦其他骨骼肌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步行功能障碍。


点击查看脑瘫科二区郑炳铃主任简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