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0-09-09 出处:脑瘫科 编辑:zym 点击次数:6799
浩浩,一个来自尊龙凯时河源的8岁男孩,家里有正在上小学的哥哥和活蹦乱跳的妹妹,而他每日却只能在病床上度过……
从出生开始,浩浩就注定了坎坷。
浩浩是早产儿,出生时只有3斤,而且有缺氧症状。当时费了好大劲才保下来了。在婴幼儿时,家人就察觉浩浩的四肢很僵硬,而且双腿总是交叉。起初还以为孩子因为早产,生长会缓慢些。谁知就这样把孩子耽误了。浩浩到5岁时,仍不会站立、行走,而且肢体僵硬状态愈发严重。
2017年7月,在朋友介绍下,浩浩妈妈林女士第一次带着孩子来到尊龙凯时脑瘫科就诊。当时,根据浩浩的情况,脑瘫科一区尹靖宇主任为其实施了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术后,浩浩身体痉挛的情况有所缓解,双下肢肌张力明显降低。出院时,尹靖宇曾嘱咐家属要带孩子定期返院复诊,同时加强康复训练。遗憾的是,由于家庭原因,出院后,家人一直未带浩浩到相关机构进行康复治疗,错过了术后黄金康复期,也没有按照计划返院接受二期矫形手术。
如今浩浩已经8岁了,双下肢畸形仍十分严重、无法下地站立行走,焦急的家人只好带着孩子再次找到尹靖宇。
今年夏天,再次见到浩浩时,尹靖宇发现他的双侧大腿内收肌、腘绳肌、跟腱紧张挛缩,双侧股内收肌角20度、双侧腘窝角80度、双足背伸角度-10度,不能独自站立行走,扶持下站立双下肢呈交叉姿势、双膝前弓、双足下垂。结合患者既往史、现病史病症及相关医学影像资料显示,最终患者被诊断为“痉挛型脑性瘫痪”。
“患儿此前已行腰部SPR术,虽然痉挛得以改善,但未按计划进行间期康复和二期矫形手术,目前存在严重畸形。结合专科查体,普通的肢体矫形手术已无法完全矫正下肢畸形,而且患者右下肢畸形较重、膝关节屈曲挛缩严重,常规矫形手术不仅疗效差,还很容易出现神经血管损伤,需要辅助环形外固定架,才可以达到良好的矫形效果。”尹靖宇解释道。
7月7日,尹靖宇团队为患者施行“双侧大腿内收肌、腘绳肌、股二头肌、腓肠肌腱腹部松解术+右侧环形外固定架固定+左下肢石膏外固定术”。
术后,浩浩的下肢僵硬状态较前缓解,右侧下肢配合环形外固定架,矫正角度明显。
术前
术后
7月18日,浩浩顺利出院,他的主管医生徐涛嘱咐林女士,回家后要按照在院学习到的调整环形外固定架的方法,定期调节固定架角度。在家康复期间,林女士每天都将浩浩的情况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固定架。
一个月后,浩浩返院拆除外固定架,同时在院配合系统康复训练,加强手术效果。尹靖宇嘱咐林女士,必须吸取经验教训,浩浩不仅需要在尊龙凯时进行康复治疗,回家后也需要坚持做康复训练,避免畸形复发。
“之前因为家庭原因,手术后没能带孩子做康复,这次一定好好做康复!我们也知道孩子的病情比较重,不奢求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如果手术和康复能让他下地走路、生活自理,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林女士说道。
“环形外固定架术的介入,只是为孩子矫正下肢畸形提供基础,后续的康复治疗也很重要。所谓‘3分手术,7分康复’,康复训练需要贯穿脑瘫患儿治疗全过程,患者及家属都要持之以恒。”尹靖宇解释。
Ilirarov环形外固定架矫形术起源于前苏联,由俄罗斯医学专家伊里扎诺夫(Ilizarov)创立,后被世界各国学习传播,对外科矫形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项技术对于复杂骨折固定、骨与关节畸形的矫正等有着较为明显的效果。到目前为止,llizarov技术依然是矫形外科领域先进的技术之一。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矫形术在以往的软组织矫形和固定矫形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这一可调节的变量,利用张力-应力法则:“生物组织在持续、稳定、缓慢牵拉下,能刺激细胞分裂、生成组织”,从而使得很多复杂的肢体畸形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矫形术可用于治疗:1.脑瘫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O型腿、X型腿、长短腿;2.上肢短缩畸形(上肢短缩延长、先天性桡骨短缩延长、肘关节屈曲挛缩牵伸、肘内外翻矫正);3.踝足畸形(马蹄高弓足、内外翻足、跟行足等);4.膝内外翻及下肢旋转畸形;5.脊柱畸形及下肢骨折、复杂骨折、先天性髋关节疾病。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矫形术具有以下优势:1.部分手术可微创化实施,创伤小、痛苦少;2.保持足的外形和大小;3.感染和并发症少;4.缓慢牵伸,医源性风险小;5.组织再生,最大限度预防畸形复发;6.固定效果可靠,便于术后管理和功能训练;7.术中没有完全矫正的畸形,术后可继续通过外固定器进行调整,最终达到满意的矫正效果;8.家属掌握调整牵伸器的方法后,病人可以带着牵伸器回家康复治疗,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