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1年05月05日 编辑:梁斯文 点击次数:13071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较传统的病原学诊断和CSF常规检查有以下优点:
1、 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波及软脑膜时,必有脑脊液腔中的细胞学改变,因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准确而可靠的提示脑膜感染情况,此为病原学诊断方法所不及的;
2、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有一套完整的细胞收集和染色方法,不仅能收集到较多而完整的细胞,且可通过细胞形态学分类和细胞学的动态变化来推测脑膜乃至脑实质的病理学改变,此为传统脑脊液检查方法所难以实现的。
各类病原体所致的炎性病理过程,大致具有变性、渗出、增殖和修复等基本病理变化。因此,脑脊液细胞病理学也相应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
时期 |
病理改变特点 |
急性炎症渗出期 |
以渗出为主,CSF细胞学呈粒细胞反应 |
亚急性增殖期 |
以增殖为主,CSF细胞学呈单核-吞噬细胞反应 |
修复期 |
以修复为主,CSF细胞学呈淋巴细胞反应 |
一、 化脓性脑膜炎
又称细胞性脑膜炎,常见病原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脑脊液离心后涂片,约半数病人可发现致病菌。
时期 |
病理改变特点 |
备注 |
(急性炎症)渗出期(发病3天内) |
l 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可占90%以上,杆状核多见。尚可见少量淋巴样细胞、浆细胞、嗜酸细胞和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极少见(且以儿童为主)。 l 观片中多可见到相应的致病菌。 l 各类细菌性脑膜炎急性期细胞学改变无特异性。 |
l 粒细胞增多主要是毒素刺激和血管渗出所致; l 单纯的白细胞计数升高对预后判断无意义,但较差的细胞反应性则有诊断价值(提示机体免疫功能较差)。 l 在抗生素治疗的头几天里,仍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 l 感染严重时可见中毒性颗粒。 |
(亚急性)增殖期(发病3天后) |
l 以单核-吞噬细胞反应为主; l 有效抗生素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急剧减少; l 单核样细胞明显增多,多数发育为吞噬细胞,对细菌有强大的吞噬作用。 |
l 多数中性粒细胞处于退化状态。 l 浆细胞外形不清、胞浆含较多空泡。 l 吞噬细胞和浆细胞显示有限的有丝分裂。 |
修复期(发病10天后) |
l 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 l 白细胞数接近正常,中性粒细胞完全消失; l 巨噬细胞数量减少和老化; |
l 浆细胞明显减少; l 细胞正常化的首先标志为不活跃的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当二者比例正常化,所有病理细胞完全消失和白细胞数正常时提示修复完全。 |
l 因细菌的毒性、病人自身抗病能力和抗生素疗效等因素,增殖期可出现炎症的再次爆发或进入慢性期。 | ||
再次爆发 |
l 中性粒细胞再次增多 |
l 对此类病人进行脑脊液细胞学的追踪观察实为重要。 |
慢性期 |
l 单核样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大致相等。 |
鉴别诊断:
|
化脓性脑膜炎 |
病毒性脑膜炎 |
相似点 |
急性期均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 | |
不同点 |
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
相对较低; 持续时间甚短,常24小时内明显减少或消失,很快被淋巴细胞增多所代替。 |
l 后者一般来诊较迟,故多进入淋巴细胞反应阶段,无或很少见中性粒细胞; l 短时间内CSF细胞学动态观察是鉴别二者的最好方法。 |
|
化脓性脑膜炎 |
结核性脑膜炎 |
相似点 |
均可见中性粒细胞 | |
不同点 |
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高,经治疗有骤减趋势。 |
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较化脑低; 经治疗亦无骤减趋势,可较长时期存在于结脑的全程; 并伴相当数量的激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
|
化脓性脑膜炎 |
脑血管意外 |
相似点 |
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出血性脑梗塞早期也可有中性粒细胞反应,高达90%以上。 | |
不同点 |
/ |
有大量的红细胞出现 |
|
化脓性脑膜炎 |
出血性化脓性脑膜炎 |
相似点 |
l 呈中性粒细胞反应 | |
不同点 |
/ |
l 有大量的红细胞出现; l 激活单核细胞一般出现较早(病后24-48小时) |
二、结核性脑膜炎
为细菌性非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可伴全身粟粒性结核,多为血行播散结果。一般不易找从CSF中找到TB菌,玻片离心沉淀法细胞收集率较高,大大增加了抗酸染色法发现抗酸菌的机会,故CSF细胞学更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
特点 |
备注 | |
渗出期: |
l 病初10天左右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可达60-80%); | ||
增殖期: |
l 随病情发展进入混合型细胞反应期。 |
l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激活单核细胞和浆细胞并存,且比例相差不甚悬殊。 l 持续时间较长,短时间内常无明显变化,为结脑CSF细胞学最显著特征。 l 以淋巴样细胞为主,且最常见,可能是PPD刺激所致。是结脑又一脑脊液细胞学特征。 | |
病情好转 |
中性粒细胞消失,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 |
l 慢性期可呈持续混合细胞反应。 | |
慢性期 |
可呈持续混合细胞反应。 |
| |
鉴别诊断: |
特 点 | ||
其它细菌性脑膜炎 |
l 细胞学变化快,早期以中性粒占绝对优势,少见浆细胞,有时可发现细菌 | ||
病毒性脑膜炎 |
l 常为典型的淋巴样细胞反应,中性粒少见,可同时伴激活单核细胞; l 有些病毒脑(如单疱病毒)淋巴样细胞内常可见典型包涵体,此为病毒脑特征性细胞学改变。 | ||
脑寄生虫病 |
l 常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伴淋巴样细胞反应,嗜酸细胞持续时间长。 | ||
多发性硬化 |
l 细胞数少,10-30/mm3之间,多不超过100/mm3,浆细胞计数及所占比例较高,不呈混合型细胞反应。 | ||
三、病毒性脑膜炎:
时期 |
病理改变特点 |
备注 |
早期 |
l CSF细胞学呈中性粒细胞反应 |
l 持续时间短,就诊迟,往往难见。 |
就诊时 |
l 淋巴样细胞反应 |
l 24-48小时后就诊。 l 病毒性脑膜炎典型脑脊液细胞学图象——激活淋巴细胞反应。由淋巴细胞、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l 脑样淋巴细胞亦常见于病毒脑。 |
修复阶段 |
l 出现单核细胞和激活单核细胞 |
|
l 单疱病毒脑膜炎( 又称坏死性出血性脑炎)淋巴样细胞中常可见到特征性浆内包涵体并有大量红细胞; l 但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等肠道病毒仅引起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而无此类包涵体。 l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为淋巴细胞增多并占绝对优势,无粒细胞反应期。 |
鉴别诊断: |
特 点 |
化脑和结脑恢复期 |
l 亦呈淋巴样细胞反应,需结合临床全面考虑,必要时行荧光抗体等协助诊断。 |
多发性硬化 |
l 细胞数少,多在10-30/mm3之间,可见至浆母细胞,又称多发性硬化性浆细胞,与病毒脑典型的浆细胞不同。 |
淋巴瘤 |
l 瘤细胞胞浆更嗜碱,有空泡,核仁大而蓝,细胞形态均一,背景少见到正常淋巴细胞。 |
四、真菌性脑膜炎:
以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最常见,其它霉菌性CNS感染如皮炎芽生菌、组织胞浆菌、曲霉菌、青霉素菌和藻类菌等均较少见
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 ||
l MGG染色菌体呈蓝色、无核,中心折光性较强,可见菌体出芽。 l 以激活淋巴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反应为主,后者可吞噬隐球菌,类似脂肪吞噬细胞和红细胞吞噬细胞。 | ||
l 鉴别诊断: | ||
|
相似点 |
不同点 |
结核性脑膜炎 |
l 均呈慢性反应; |
l 异常反应相对较轻,CSF中细胞数较少 l 离心后较多机会找到病原菌 |
污染物 |
l 滑石粉、淀粉样小体等与隐球菌形似 |
l 通过PAS或墨汁染色可鉴别 |
淋巴瘤 |
/ |
l 淋巴瘤胞体多奇形怪状,核如碗豆状,通过淋巴细 胞亚群检查可作鉴别 |
五、 螺旋体感染:
1、神经梅毒:系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脑膜血管性梅毒(又称间质型梅毒,在感染后2-3年出现),和实质型梅毒(麻痹型痴呆和脊髓痨,在感染后10-15年发病)脑脊液细胞数可有中等增高,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浆细胞相对增高,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治疗后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为主。
2、莱姆病:系由蜱传播媒介的伯氏巯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一种多系统传染病。感染后数周至数月出现症状,脑脊液细胞数可达(10-500)*106/L,以激活淋巴细胞为主,另有激活单核细胞和浆细胞,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抗莱姆病毒抗体IgM感染3周后出现,IgG抗体6周后出现,可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