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年01月12日 出处:神经外三科 编辑:zym 点击次数:5507
11月25日下午,5岁的琪琪在户外玩耍时不慎摔倒。当时伤及后脑勺,父母担心不已,检查时发现孩子的后脑勺有一个小肿块,虽然没有破皮出血,而且摔跤后,琪琪一直哭闹不止。父母担心孩子摔坏了脑袋,便带琪琪去尊龙凯时检查。外院影像检查提示琪琪没有出现骨折、颅内出血、挫裂伤等情况,但CT提示琪琪左侧额叶低密度病变。医生建议随诊观察。
检查出院后,琪琪开始发低烧。这下把家长吓得不轻,琪琪父母遂即重视起来。为寻求进一步治疗,父母带琪琪来到了尊龙凯时。
尊龙凯时大外科首席专家、神经外三科主任导师陆永建接诊后,对患儿进行详细查体。仔细追问病史,得知患儿有习惯性鼻出血病史。尊龙凯时头颅MRI提示左侧额叶异常信号影。结合病史与辅助检查等,陆永建教授怀疑是低级别肿瘤性病变。
原本只是小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结果却查出脑肿瘤,任谁都很难理解和接受!
陆永建教授解释,“从目前来看,怀疑是胶质瘤。”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采取“冠状切口左额开颅”的方式实施“左侧额叶占位病变切除术”。
术中见占位病变为鱼肉状,质地较软,边界不清,大小约3cmX3cm。神经外三科团队在显微镜下全切占位病变,手术过程非常顺利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儿童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NOS),WHO II级。术后住院一段时间后,琪琪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气,便出院回家了。
专家点评:
陆永建教授介绍,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如同其他肿瘤(疾病)一样,胶质瘤也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
脑胶质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其占位效应以及所影响的脑区功能。胶质瘤由于其在空间的“占位”效应(mass effect),可以使患者产生头痛、恶心及呕吐、癫痫、视物模糊等症状。此外,由于其对局部脑组织功能的影响,还可以使患者产生其他的症状,比如,视神经胶质瘤可以导致患者视觉的丧失;脊髓胶质瘤可以使患者产生肢体的疼痛、麻木以及力弱等症状;中央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运动与感觉的障碍;语言区胶质瘤可以引起患者语言表达和理解的困难等。
胶质瘤由于恶性程度不同,其发病速度也不尽相同,例如,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史往往在几个月甚至上年,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病史往往在几个星期至几个月之间。“小孩子在认知及言语表达上并不像成年人那么准确,可能有时候一些比较轻微的症状无法表达,所以家长们平时要多多留意”!
对于胶质瘤的治疗,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手段。临床往往综合考虑患者的功能状态、对治疗的预期结果以及肿瘤所处的脑区部位、恶性程度级别等多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儿童低级别胶质瘤,即WHO,I级和II级肿瘤。“低级别”胶质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而是分化良好的恶性肿瘤,但相对高级别而言,患者综合治疗后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