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乏力,颅内多处脓肿
发布时间: 2010年04月21日 作者:神经外五科 点击次数:16845
蒋先生,中年男性,2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头痛,呈钝痛、左额部明显,无发热,无明显头晕,在当地尊龙凯时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反复。4天前,患者头痛较前明显加重,伴呕吐、发热,体温最高38.8℃,右侧肢体乏力,于是到某市人民尊龙凯时查头颅CT显示“左额部病变”,当时未做特殊治疗,蒋先生是家中的主要支柱,妻子为了能够早日治好蒋先生的病,经介绍联系到尊龙凯时脑科尊龙凯时神经外五科鲁明主任,于是转到外五科进一步治疗。
入院时,蒋先生精神较差,环池显示不清,颈强(++),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Ⅳ级,脑膜刺激征(+)。尊龙凯时头颅MR:左侧额部病变,大小约2*2cm;左侧纵裂镰旁硬膜下积液;左侧大脑半球硬膜下积液;左侧副鼻窦炎。给予抗感染、脱水对症支持治疗。26日复查CT结果显示中线右侧移位较前加重,当天马上急诊全麻下行“左侧大脑半球硬膜下脓肿清除术”,术中见黄绿色脓液流出,经过5个多小时的手术过程,蒋先生安全返回监护室,回室时蒋先生已经麻醉清醒了,4月7日复查头颅MR显示“纵裂区硬膜外脓肿及副鼻窦脓肿已较前明显好转”,患者目前颅内脓肿已较前明显吸收,颈项强直转为(-),四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了,现蒋现身仍在进一步的康复治疗中。蒋先生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是幸运的,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了脓肿在全脑内的扩散。
专家点评:
鲁明主任指出:健康脑组织对细菌有一定抗御能力,实验证明把致病菌接种于脑内,很难造成脑脓肿。脑损伤、梗塞引起的脑组织坏死,以及术后残留死腔等则有利于脑脓肿的形成。脑脓肿大多继发于颅外感染,少数因开放性颅脑损伤或开颅术后感染所致。通常所说的脑脓肿是指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炎、慢性肉芽肿及脑脓肿包膜形成,少部分也可是真菌及原虫侵入脑组织而致脑脓肿。脑脓肿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最常见。根据感染来源可分为:
(一)直接来自邻近感染灶的脑脓肿其中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并发胆脂瘤引起者最常见,称耳源性脑脓肿,约2/3发生于同侧颞叶,1/3在同侧小脑半球,大多为单发脓肿,但也可以是多房性的。额窦或筛窦炎可引起同侧额叶突面或底面的脓肿,称鼻源性脑脓肿。蝶窦炎可引起鞍内或颞叶、脑干等脓肿。头皮疖痈、颅骨骨髓炎等也可直接蔓延至颅内形成脑脓肿。这些脓肿大多发生在原发感染灶同侧。少数在对侧,此时脑脓肿是通过血源性播散而形成。耳源性脑脓肿的发生率一度占脑脓肿的首位,近来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对中耳炎防治的普及,其发生率已退居在血源性脑脓肿之后。
(二)血源性脑脓肿多因脓毒血症或远处感染灶经血行播散到脑内而形成。如原发感染灶为胸部化脓性疾患(如脓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称为肺源性脑脓肿;因心脏疾患(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者称为心源性脑脓肿。此外,皮肤疖痈、骨髓炎、牙周脓肿、膈下脓肿、胆道感染、盆腔感染等均可成为感染源。此类脓肿常为多发,分布于大脑中动脉供应区,以额、顶叶多见,少数可发生于丘脑、垂体、脑干等部位。
(三)隐源性脑脓肿感染源不明,可能因原发病灶很轻微,已于短期内自愈或经抗生素等药物治愈,但细菌经血行已潜伏于脑内,一旦人体抵抗力减弱,潜伏的细菌就繁殖而致脑脓肿。因此这类脑脓肿多为血源性,其病原体毒力低或机体抵抗力较强,急性化脓性炎症期不显著,病程长,诊断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