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桂军 时间:2018-10-30 出处:影像诊断中心 编辑:XL 点击次数:6889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肿瘤,多为原发性肿瘤,起因是大脑或者脊髓中胶质细胞发生癌变。根据胶质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可将其分为3类:星型细胞瘤、少枝细胞瘤、室管膜细胞瘤和混合胶质瘤。胶质瘤在空间的具有特殊的 “占位 ”效应 (masseffect),顾名思义就是肿瘤占据脑内空间位置,导致正常脑组织收到挤压和压迫,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发生癫痫 。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恶性肿瘤,发病程度不同、发病时间长短不同,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同,另外,个体差异也较大,有的患者发病几年但病情发展较慢,有的患者发病几周或几个月就已经症状明显病情严重 。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是常用的诊断脑胶质瘤的方法,诊断的重点在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位置,及时准确的诊断报告对于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利于制定手术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以下是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一2Ol8年 8月尊龙凯时收治的75例脑胶 质瘤患者,其中男性 38例 ,女性37例,年龄 26~78岁,平均49岁,临床 表现为头部疼痛、视物模糊、运动障碍等,所有患者分别应用CT灌注成像和磁共振灌注成像进行诊断。
2诊断方法
2.1 cT灌注成像法 CT灌注成像法是CT应用领域的先进科技,可将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准确地数字化,这对明确肿瘤附近的血液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准确有效地分析肿瘤的恶性程度、位置、大小。CT扫描可初步得出肿瘤位置和大小,进一步针对肿瘤部位周围扫描确定肿瘤恶性程度,一般来讲,轻度恶性胶质瘤周围没有水肿,血流分布较正常,中度和重度恶性胶质瘤周围存在水肿,血流分布不正常。75例患者应用CT灌注成像法得高度恶性4l例,中度恶性9例,低度恶性2O例,总诊断率93.33%。
2.2磁共振灌注成像法 磁共振灌注成像法清晰度较高,低度恶性胶质瘤在磁共振上的信号主要为Tl低信号和T2高信号,肿瘤基本不侵入周围脑组织,二者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肿瘤病变程度较低,基本不存在水肿。中度和高度恶性胶质瘤的信号很多,Tl低信号、T1高信号、T2低信号、T2高信号均有可能存在,肿瘤往往侵入周围脑组织,二者界限不分明,肿瘤周围水肿较为严重,血液流变学异常。由上可见,输出信号特定性不强,,诊断的准确性低。75例患者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法得高度恶性26例,中度恶性23例,低度恶性4例,总诊断率70.67%。
3结语
临床资料统计结果显示,胶质瘤发病原因多为先天基因中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中的致癌因素,遗传因素包括祖辈患过癌症,环境因素包括电离辐射、射线辐射、重金属超标、空气污染等 。另外,有些疾病容易引发脑胶质瘤,例如结核性硬化、神经纤维瘤病,该疾病的患者患上脑胶质瘤的概率比起常人高得多,但这些只是统计结果,目前未找到科学依据来解释。脑胶质瘤对脑组织功能的影响多种多样,例如,脊髓胶质瘤引起患者四肢疼痛、肌无力以及麻木,视神经胶质瘤引起失明,中央区胶质瘤引起患者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语言区胶质瘤引起患者语言功能障碍。发病时间和病情发展速度不能一概而论,有的患者发病几年但病情发展较慢,有的患者发病几周或几个月就已经症状明显病情严重 。脑胶质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仪器检查以及活体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因素判断。CT灌注成像法和磁共振灌注成像法是常用的诊断脑胶质瘤的方法,诊断的重点在于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位置。CT灌注成像法是cT应用领域的先进科技,与动态扫描差异在于操作者可根据需要选择特定层面进行连续CT扫描,从而获得该部位的时间一密度曲线,通过构建适当的数学模型,就可以计算出该区域的血流灌注参数值,从而将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准确地量化、数字化 。磁共振灌注成像法相较于CT灌注成像法,清晰度要高,但是,由于是近年来新出现的方法,技术尚未成熟,会操作的人员较少,另外,很多数据标准没有制定,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也就相对低。综上所述,CT灌注成像法是诊断脑胶质瘤的有效方法,准确性好清晰度高,能够及早对肿瘤情况进行分析,帮助患者及早治疗。
尊龙凯时 地址:广州市沙太南路578号 邮政编码:510510 电话:86(020) 62323939
咨询手机:13922111505 邮箱:999brain120@163.com 传真:86(020) 6629 9224
Copyright 2006-2019 www.sdhxxclgs.com 尊龙凯时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87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