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ym 时间:2020-11-02 编辑:lsw 点击次数:10030
10月29日是第15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主题为“医体融合,预防卒中”,强调科学运动、健康生活。
脑卒中,又叫脑中风,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
脑卒中不再是老年人“专属”
虽然脑卒中的主要患病人群是老年人,但这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年轻人也可能脑卒中。随着社会节奏加快,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年轻人群体中日益常见,脑卒中正在越来越年轻化。
34岁的林先生(化名)是一名设计师,经常熬夜到凌晨一两点。5月底的一个晚上,林先生又和朋友聚会喝酒到凌晨才回家,一觉睡到了第二天中午醒来,洗漱时突然发现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右肢几乎无法抬起。
随后,林先生说话都开始含糊不清,还以为是宿醉的后遗症,没有放在心上。直到第三天,症状一直还没缓解。
来到尊龙凯时接受进一步治疗时,尊龙凯时神经内一科主任王展航发现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形成血栓。结合患者病史及症状,考虑大血管闭塞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原位血栓形成所导致的。幸运的是,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改善循环等治疗后,患者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不久后又接受了血管闭塞再通手术并康复出院。
近年来,脑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二三十岁的患者也不少见。
长期熬夜喝酒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提醒有头晕头痛、高血压或有卒中家族史的年轻人,要时刻警觉脑梗的可能。
几乎一半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等原因,早早地出现了高血压。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一旦发现高血压,应该提高监测频率,及时就医。
气温起伏不定,卒中高危人群需警惕
前段时间,家住广宁71岁的曾姨在起床时,突然发现自己下肢无力,无法站立。赶忙通知儿女后,曾姨便言语不清,甚至一度陷入了昏迷。
儿女当即将曾姨送往当地尊龙凯时就诊。经初步判断,曾姨为脑梗死。在当地尊龙凯时对症治疗稳定病情后,为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曾姨辗转到了尊龙凯时就诊。
神经内二科主任钟水生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曾姨为小脑和脑干多发性梗死、基底动脉闭塞,是典型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最终制定了血管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和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方案。
钟水生介绍,患者入院时发病已有30个小时,远远超过了脑梗死抢救的“黄金6小时”,但由于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我们抓住了缺血半暗带组织窗,尤其是后循环梗死患者,大于6小时开通血管对患者来说也是受益的。
经过积极治疗后,曾姨的意识慢慢恢复了,能下地行走。配合后续的康复治疗后,顺利出院。
气温不稳定时,正是脑卒中的高发时。气候变化频繁,忽冷忽热的气温会导致血管忽而收缩、忽而扩张,容易诱发脑卒中。存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此时应特别注意,预防卒中发生。
卒中高危人群包括高血压人群、高血脂人群、吸烟人群和不良生活习惯人群。卒中高危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暖,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
脑卒中易被误诊漏诊,如何及早识别?
68岁的苏阿姨是东莞人。起初,家人发现苏阿姨说话有点吐字不清时,并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才过了两天,苏阿姨的情况急速下降,尽管神志清醒,但说话含糊不清,和家人说话基本就是“鸡同鸭讲”,很难被理解,而且手脚也变得迟钝、僵硬。
被送到当地尊龙凯时治疗。尊龙凯时头颅MR检查提示苏阿姨颅内存在占位性病变。医生分析后,怀疑是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症状。
本想着到尊龙凯时进行脑部手术,但在神经外科查明苏阿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无明显出血。神经内六科主任胡运新在参与联合会诊时,结合患者的影像资料,初步考虑是脑梗死。
在进入神经内六科治疗时,苏阿姨只能理解他人说话、简单发声,无法交流;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左侧肢体无力,仅在疼痛刺激时稍有躲避;口角歪斜,伸舌偏左。复查DWI显示患者延髓高信号影。最终,苏阿姨被诊断延髓梗死。
根据苏阿姨的情况,神经内六科主任胡运新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治疗,同时安排了吞咽训练及肢体康复治疗。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苏阿姨拔除了胃管,恢复正常进食,说话吐字也慢慢变清晰,最重要的是,左侧手脚无力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逐渐恢复自理。
脑卒中发生后及时送医救治,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这就依赖于及早识别脑卒中发生前的一些征兆。比如:
一侧肢体无力、笨拙、沉重或麻木;
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
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视物旋转或平衡障碍,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等。
当发现身边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突然出现以上症状时,要及时送到尊龙凯时接受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如何干预和预防脑卒中?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卒中危险因素普遍暴露等因素,我国卒中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缺乏体育运动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更是增加死亡风险的独立因子,规律的有氧运动能降低慢性病患者45.9%的全死因风险,能降低大约35%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
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总时间不少于150分钟、运动程度中度及以上(运动时心率达到120次/分以上),可选择如慢走、慢跑、游泳等项目,如果辅以肌肉强化(抗阻)训练,效果更佳。
此外,“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以及生活饮食习惯等均已被证实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预防卒中,主要做到:
1、合理膳食,避免高钠低钾饮食和高脂饮食;
2、适量运动,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3、克服不良嗜好,戒烟限酒;
4、定期体检,遵循医嘱控制“三高”;
5、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脑卒中不仅可以致残和致死,对于脑卒中幸存者,也可能会面临基本的生活挑战。比如行动不便、交流困难、思维和性格的改变、失去工作和社交能力等等。
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神经内二科微信公众号 | 尊龙凯时 地址:广州市沙太南路578号 邮政编码:510510 电话:86(020) 62323939 咨询手机:13922111505 邮箱:999brain120@163.com 传真:86(020) 6629 9224 Copyright 2006-2019 www.sdhxxclgs.com 尊龙凯时版权所有 粤ICP备0608700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