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7日 出处:康复训练中心 作者:林幼君 编辑:lsw 点击次数:9048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一名智障儿童的问题行为从出现的次数、时间、情景、处理的手段及效果等方面收集有关材料,并分别对其行为功能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处理策略,对处理后行为进行评鉴,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智障;问题;行为;个案
每个人都有其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社会地位、社会关系、尊严等,然而不幸的是智力障碍(智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往往得不到满足,这就使得他们经常以问题行为作为他们获取基本需要的一种方式。对于一些智障儿童来说,由于自我控制等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问题行为,这不仅对别人同时也会给其自己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其问题行为及时地给予矫正就显得更加迫切。下面就以智障儿童徐徐(化名)为例。介绍问题行为的矫正过程。
1 个案背景
1.1研究对象的背舞资料
徐徐,男,12岁,上小学一年级,身高1.2米左右,家族有精神疾病病史,2岁时由于母亲经常犯精神病,徐徐的父亲因忙于家记也没有把孩子照顾孩子放在心上,但由于徐徐过小,他学会了疯疯癫癫母亲的不好的习惯。徐徐便过起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衣着脏烂的同同没有玩伴,家中的那条小狗成了他惟一的朋友,由于受先天遗传因素和母亲语言障碍的影响,徐徐被隔离在了一个无语的世界里。他和小猫在一起相处长达8年之久。9岁时,原来会说简单语言的徐徐用猫叫代替他的言语表达,歪头斜视成了他的习惯动作。有一次遭父亲无辜的毒打后他出逃了,被找到时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猫“蜷卧”在一个杂草垛上。他12岁时由某尊龙凯时送入尊龙凯时进行一系列的康复治疗。
1.2研究对象曲行为表现
他能遵从一般的言语指示,对表达指示或者愿望的短句(如:拿来杯子)有适当的反应,但对听觉或者视觉等刺激都反应过大,不能根据环境的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少主动接近他人,缺乏与他人主动沟通的意愿,但对信任的人如熟悉的教师则能用简单的口语表达生理需要,如“上厕所”、“想喝水”等,也喜欢向熟悉的人询问自己感知到的一些变化,有时候不能正确地使用“你”、“我”等人称代词,也不能让别人明白他自己的想法。同同经常会摇头晃脑、东张西望、摆动双手或到处乱摸乱碰,也会随便翻看别人的东西等,如果别人对他有攻击行为。他就会用咬、抓来对付。他在日常的互动中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如会轻轻地拍着别人的手来表达喜欢这个人,也会对同学一句玩笑的话表现得茫然无助。他是一个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的孩子。
2 问题行为及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
徐徐出生时有缺氧史,故智力受到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差并且缺乏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不能很好地表达需求。
2.2 家庭因童
由于家庭不完整、母爱有精神问题、经常挨打,徐徐常以小猫为伴,久而久之学会了小猫的日常行为,家长对此却没有及时发现、引导。
2.3 教育园素
徐徐没有上学,学习能力很差,自信心低下并出现了攻击行为。
2.4 环境因童
徐徐来到新环境(尊龙凯时),第一次离开家,比较恐惧和不适应,感到危险很多,非常紧张,导致其攻击行为增多。
3 资料收集
2011年9月22日(星期一)至9月28日(星期日),采用发生次数记录法对同同每次出现目标行为的具体情况进行详尽记录。记录内容为简单描述目标行为发生的过程、出现的时间、地点及其他相关的情景因素,同时也对目标行为出现的原因及处理的方式和效果做简单的分析,由笔者、徐徐的治疗师和他经常接触的护士,在病房、治疗室、集体治疗室等不同场所进行记录(见表1)。
表1 第一次观察时目标行为的出现情况(次)
目标行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合计
A 2 0 2 0 2 1 0 7
B 2 2 1 1 2 O l 9
C l 0 0 O l 0 0 2
D l l O O l 2 0 5
合计 6 3 3 1 6 3 1 23
注:A表示偷东西,B表示咬、抓人,C表示失禁,D表示失控
表1的结果显示,目标行为A和目标行为B出现的次数较多,其他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较少。由此可见,同同由于情绪不稳定出现的问题行为以攻击为主。此外,目标行为在治疗室(星期六和星期日)出现较少,病房(星期一到星期五)出现较多。
4 主要干预措施
4.1 爱的教育
治疗师帮助徐徐了解周围环境,熟悉周围的人,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独立面对挫折的能力,治疗师创造良好的环境和自由气氛,给徐徐提供充分展示活力的机会,让他积极参与到集体生活中去,享受集体温暖,体会集体游戏的乐趣。另外,训练徐徐减弱内在的紧张情绪,从而抑制某些可能发生的攻击行为。
4.2 利用模仿法减少攻击行为
模仿的类惩罚抑制效果指一位学习者看到一位示范者因表现某种行为而受到惩罚,则学习者本来常表现的这种行为必将越来越少。让徐徐看到攻击行为会给人造成多大的伤害和是如何受到禁止和惩罚的,从而减少其攻击行为。
4.3 利用消退法减少攻击行为
消退是指在一确定情境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如果此时这个反应不被正强化,那么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日。例如:对徐徐的某些攻击行为,在不对他人和自己人身安全产生伤害时,可以采取不理睬的方式,使他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而逐渐减少攻击别人的行为。
4.4 利用惩罚法避行事后此理,减少攻击行为惩罚法是指行为者在一定情境中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对其及时给予厌恶刺激(惩罚物)或撤销正在享受的正强化物,以使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
4.4.1 暂时隔离法隔离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撤销他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削弱此种不良行为的再现或把个体转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情境中去,这种行为改变的策略叫隔离,当徐徐发脾气的时间较长,并产生有可能伤害他人的攻击行为时,就会被强制带到旁边独坐,直到攻击行为消失。
4.4.2 反映代价,反映代价是指在问题行为发生以后,拿走一定数目的正强化物,可以是玩具或看电视、旅游的机会等。例如徐徐出现打人的攻击行为后,将取消其本次治疗玩玩具的权利。
5 主要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
5.1 目标行为曲成少
在实施主要干预措施后,徐徐的攻击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在2011年10月23 El(星期一)至11月1日(星期日)第二次观察的一周内,出现目标行为7次(见表2)。
5.2 目标行为的重复出玩
在2011年11月2日(星期一)至11月8日(星期日)第三次观察的一周内,徐徐出现目标行为l2次(见表3),这期间同同与家人分开,住在不同的病房。
表2 第二次观察时目标行为的出现情况(次)
目标行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合计
A 0 0 0 1 0 1 0 2
B 1 0 1 0 1 O 3 0
C 0 0 0 O 0 0 0
D 0 0 O O 0 0 2
合计 1 1 1 1 2 1 0
注:同上
表3 第三次观察时目标行为的出现情况(次)
目标行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合计
A 1 1 1 0 1 0 0 4
B 2 1 0 0 1 1 0 5
C 0 1 1 O 0 0 0 2
D l 0 O O 0 0 0 1
合计 4 3 2 0 2 1 0 12
注:同上
第三次的观察结果显示同同又逐渐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目标行为重复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徐徐见到与家人分开,造成情绪不稳定,从而目标行为增加。但同时也能看出。徐徐已经开始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寻求帮助,如想拿纸巾擦鼻涕等。
5.3 国标行为明显减少
在2011年11月9日(星期一)至11月15日(星期日)第四次观察的一周内,徐徐出现目标行为5次(见表4)。从记录中可以发现徐徐的目标行为明显减少了。
表4 第四次观察时目标行为的出现情况(次)
目标行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合计
A 0 0 1 0 0 1 0 2
B 1 0 0 0 0 O 0 1
C 0 0 0 O 0 0 0 0
D 0 1 1 O 0 0 0 2
合计 1 1 2 0 0 1 0 5
注:同上
通过干预,徐徐的目标行为出现次数大大减少,从第一次观察的一周出现22次大大减少到第二次观察的一周出现7次及第四次观察的一周出现5次。这说明徐徐已开始能克服部分不良因素的影响,或者说他开始能以较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他的情绪也开始变得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慌慌张张了。除了对目标行为进行矫正外,还应通过制订一些长期的训练计划,如语言表达的训练、特殊教育,音乐治疗, 语言表达的训练等正向支持性的策略,减轻其紧张情绪,使他学会与人正常沟通和交往,能更轻松地面对日常生活。
6 讨论与分析
造成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原因有多种,但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缺陷、情绪障碍等心理因素往往是造成他们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6.1 语言能力与问题行为
智障儿童语言表达的不足造成了他们的沟通障碍,使他们不能及时向治疗师、家长或者其他人表达愿望和需求。同时,语言沟通被认为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因此,语言能力的不足也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学习。这使得智障儿童不能理解身边发生的许多事情,造成他们对一些事物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引起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美】William L.Heward 著 肖非等译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教育导论(第八版)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 【日】柚木 馥 白崎研司 著 王宁译 发育障碍儿童诊断与训练指导 华夏出版社
3 李文益.陈述牧.儿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5-36
4 陈国海,廖招治,Proyer R T.等.恐笑症研究述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i7(7);893—895
5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2(2):34—39
6 陶国泰.JL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版社,199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