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27日 出处:康复治疗科 作者:谢嫣柔 编辑:lsw 点击次数:2886
患者杨某,男,22岁,因“脑外伤术后昏迷6月余”入院。
这位患者因为交通事故伤及头部及全身多处,当时出现神志不清、头部及全身多处伤口流血,送当地尊龙凯时查CT提示:双侧额颞叶、有顶叶多发脑挫伤;脑疝;弥漫性脑肿胀;弥漫性轴索损伤;右侧额颞顶急性硬膜下血肿;颅底骨折并右颞骨骨折。给予伤口清创缝合术,急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经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后,患者仍处于植物状态。家属为求进一步诊治于转来尊龙凯时。此时患者已昏迷6月余。
来尊龙凯时后患者开始进行针灸为主的促醒治疗以及其它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查体:神志昏迷,GCS8分(M3E1V1)。双侧瞳孔直径2.0mm,对光反射灵敏。肌力昏迷无法查。四肢肌张力不高。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
患者治疗方案:
1.康复评估;
2.针灸、光刺激疗法、音乐疗法:取穴:主穴:上星、百会、印堂、素髎、水沟、内关(双)、三阴交(双)、太溪(双)、涌泉(双)、鱼际(双);
配穴:上肢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交替取穴;下肢髀关、梁丘、阳陵泉、足三里、太冲等交替取穴。
操作:穴区常规消毒后,选用华佗牌32号不锈钢毫针(1.0-2.5寸),手法:选3寸毫针沿皮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素髎直刺0.3-0.5寸,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内关直刺0.5-1.0寸,三阴交向胫骨后缘斜刺1.0-1.5寸,太溪直刺0.5-1.0寸,以上穴位采用捻转补泻法,强度以患者肢体抽动为度。
每穴得气后再连接电针仪,断续波,予强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留针30分钟,留针期间给予彩色灯光刺激,同时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每日一次,5次/周,间隔2天,4周为一个疗程。
3.穴位埋线:俞募配穴等穴埋线治疗调节脏腑功能,强壮腰背腹肌,1次/周;
4.十宣或十井放血治疗手指麻木改善肢体末端血液循环,1次/3日;
5.穴位贴敷:双侧肺俞、中府、足三里、阴陵泉、丰隆,气海、关元等穴治疗以化痰,1次/日;
6.痉挛侧肢体冲击波治疗减低肌张力,治疗频率:8hz-15hz,治疗强度:2.0bar,1次/周;
7.手功能训练,训练上肢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工作、学习能力,30分钟/次;
8.中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偏瘫侧肢体(或双侧肢体)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伸腕肌群、股四头肌、胫前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及腰背部瘫痪肌群,预防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力,1次/日;
9.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被动关节活动训练、大关节松动训练、肌力训练、抗痉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运动治疗,改善运动功能,40分钟/次;
10.言语训练,改善言语、构音、认知功能,30分钟/次;
11.吞咽训练,改善吞咽功能,30分钟/次;
12.呼吸训练改善呼吸功能及咳嗽咳痰能力,30分钟/次;
13.电动起立床站立治疗,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变形,改善心、肺功能,45分钟/次。
经过大约两个月的治疗后患者意识清醒,患者清醒后康复治疗的重点由促醒变成改善患者的吞咽、运动、认知、呼吸等功能,又经过大约三个月左右治疗后患者拔除了气管套管、胃管,可经口进食、进行简单的交流、少量帮助下行走。
昏迷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随着人们的生活饮食方式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各种因脑血管疾病或交通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和颅脑外伤所致昏迷发生率不断增加。目前对此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昏迷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监护治疗以维持生存,由此所产生巨额的治疗及护理费用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在尊龙凯时,通过不断的临床研究和实践, 最终选定以针刺方式为主,结合音乐治疗、灯光刺激治疗促醒昏迷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这位患者车祸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当地尊龙凯时仅有药物治疗及运动训练、电疗,未有针对性的进行促醒治疗及其它的康复治疗,导致患者昏迷达半年之久,患者转来尊龙凯时后,立即制定了一个完善的康复治疗方案,促醒治疗与综合的康复治疗同步进行,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视听触觉刺激即光刺激和音乐对其进行促醒治疗,采用运动疗法、电疗、吞咽训练、肺康训练、站床训练、穴位埋线、穴位贴敷、冲击波治疗改善患者的吞咽、运动、认知、呼吸等功能,使患者在意识清醒后机体其它功能亦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