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9年05月28日 出处:康复训练中心 作者:李丽谏 编辑:lsw 点击次数:8216
运动机能贴扎与肌内效贴的区别在哪里?我们众所周知的肌内效布是一种运动功能贴布,传统的做法是单独围绕肌肉在贴扎。以往,治疗贴布贴扎有用于与肌纤维方向一致贴扎来促进肌肉力量,与肌纤维方向垂直贴扎来抑制肌肉力量这样简单的理论;运动功能贴布贴扎有从肌肉起点往止点方向贴扎可促进肌肉力量,从肌肉止点往起点方向贴扎可抑制肌肉力量的理论。
但是随着学者们的深入研究,这些“理论”在随后的临床和研究中都被证实与基础医学原则不相符。这些“理论”的负面影响是对运动功能贴布的名称和定义不清,称其为”肌内效贴布”。在这样的定义下,学员们往往片面地追求对肌肉的“贴扎”,忽视了人体生物力学、神经生理学和康复医学的最基本原则,特别是忽视了人体运动功能和动作控制障碍对健康的影响。
因此,学者们提出,弹性贴布的正确中文名称是“运动功能贴布”,应该弃用“肌内效贴布”这个既非中文又不科学的叫法,因为正确的名称有助于正确的应用。
特性:
贴布两端:零拉力
稳定贴:零拉力或自然拉力
减压贴:<50%拉力
零拉力:从衬纸上完全揭下,使贴布在贴扎前完全回缩至最短,再在没有任何拉力的情况下贴扎在皮肤上。主要用于贴扎区域的两端固定和水肿贴扎。
自然拉力:撕开贴布后无明显的牵拉,边分离衬纸边贴在皮肤上,一般为10%-15%的拉力。主要用于稳定贴扎。
减压拉力:任何拉力在30%-50%,需要有一定的牵拉。主要用于减压贴扎。
临床应用:
水肿贴扎:零拉力
疼痛贴扎:稳定贴+减压贴
姿势贴扎:自然拉力
使用运动机能贴布最常见的对皮肤的损伤是对贴布过大的牵拉, 因为运动机能贴布的强力粘性和回缩特性,牵拉后会造成表皮与皮下组织之间的剪力,造成皮肤损害,表现为红肿和水泡。所以,我们对拉力要求的原则是:少优于多。
总结:
1)扩大筋膜空间,降低炎症反应和利用门阀控制理论来缓解疼痛
2)在水肿区建立“篮子”从而提升皮肤,增加皮下间隙,促进回流
3)刺激组织内神经感受器,促进血管通透性,使组织内积液向血管内回流
4)不是利用肌肉或机械力量,而是用神经反馈方式,让大脑了解身体在空间的位置
5)贴布利用的就是神经的感觉输入,大脑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产生输出而改变运动
6)通过连续的本体感觉刺激,激发对活动的准备,避免损伤,提高运动表现
l在儿童方面的应用
1)儿童由于认知等各种问题,得到的反馈较少。
2)抛开肌肉起止点,可以做新尝试 。
3)提倡训练前贴扎,提高运动表现。
4)仍以神经反馈为主,可以把部分拉力考虑进去。
有效案例:
胡某,右侧斜颈,被动手法难以居中,伴右侧肩关节上抬及躯干向右稍旋转。
目的:改善斜颈及躯干旋转
贴法:I型贴,固定于右侧肩关节(避免触及锁骨),向斜下止于对侧髂后上棘,自然拉力。
每天贴扎一次,每次贴扎近9小时。
家长述斜颈有改善,偶见居中视物,躯干向右侧旋转角度变小。家属对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