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0年05月21日 出处:康复治疗科 作者:左小庭 编辑:XL 点击次数:5734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80岁以上的老中医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耳聪目明,这让我们感到惊讶,如果细细问之,相信都能问到他们的一套保健养生知识。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为了缓解疲劳少生病,有必要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并长期坚持练习,其中就应该包括耳穴保健。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们的耳朵及耳穴疗法。耳穴疗法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1973年在湖南省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耳脉的记载,描述了外耳与眼睛、脸颊、喉咙以及上肢之间的联系。明代医家周于蕃在《小儿推拿秘诀》首先描述了五脏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分别对应于耳背后区域的理论。1888年,张振鋆基于周于蕃的理论在《厘正按摩要术》中将耳分为心、肝、脾、肺、肾,并提出了最早的耳穴图。从近代西方耳穴开始传入后,我国的耳穴疗法得到迅猛发展。现在,我国的耳穴诊疗、保健书籍已汗牛充栋,有了相应的学会组织,也有了大批的专业从业人员,这是一个耳穴的黄金时代。
法国的保罗·诺吉尔(Paul Nogier)博士是第一位对耳穴疗法进行系统研究的近代学者,他被称为“耳穴医学之父”。正是这位法国里昂的全科医生,看到科西嘉岛的一位医护人员通过在对耳轮下脚进行烧灼治疗坐骨神经痛后,才慢慢观察总结,推论出倒立胎儿的耳郭躯体解剖。诺吉尔博士在1956年2月25日至26日在法国马赛举行的地中海针灸学会第一次会议(高级针灸医学会)上介绍了自己绘制的胚胎倒影耳穴图,随后,这一学说传入中国。
为便于学术交流,我国组织专家编写了耳穴的国家标准,共纳入93个耳穴。如果没有系统学习,我们要在小小的耳朵上分出90多个穴位,难度可想之大。但我们日常保健,无须如此深入,我们只需记住我们的耳穴分布是一个胚胎倒影,这样就有一些规律。如图1,耳朵每个部位代表了相应的人体部位,我们结合在患处对应的部位重点按摩就可以了。比如我们头面不舒服就可以先揉搓双耳,然后在耳垂重点按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简便易行的耳穴保健动作。
1、搓揉双耳。耳朵与脏腑的联系非常密切,很多经络循行跟耳朵有联系,中医“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脾主升清以充养耳”“肝胆之气影响耳”的理论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耳朵上有许多穴位,经常来回揉搓,也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
2、鸣天鼓。这是古代医家常用的保健按摩法,用双手掌心盖住两耳,双手食指放于中指指上,然后食指从中指上用力滑下,借力弹拨后脑勺,耳内便会响起如击鼓之声。每天弹击,每次50下,可预防耳鸣、耳聋,还可以起到保护听力的作用。还能预防大脑痴呆,防止神经衰弱、头晕头痛。
3、聪两耳。双手食指插入耳孔,先向前旋转,再向后旋转,然后突然放手,持续50次。可保持听力,防治老年耳鸣、耳聋(无器质性病变者)。
八旬的国医大师伍炳彩耳不聋、眼不花,离不开他的日常保健,他常做的耳穴保健就有搓揉双耳和鸣天鼓。已故的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也每天坚持做鸣天鼓、聪两耳。我们应该积极汲取先贤的智慧,为我们的健康中国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