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10日 出处:神经外六科 作者:zym 编辑:lsw 点击次数:4285
癫痫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征。目前,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剩余30%的患者通过服用药物依然难以控制发作,也就是难治性癫痫。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颅内电极、射频毁损、手术机器人等技术应用于临床,很多难治性癫痫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13岁的少女可可(化名)就是一位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癫痫得到了有效控制。
确诊癫痫,药物治疗无效
2015年5月的一天,邱女士在辅导当时7岁的可可做作业时,可可突然愣住了,任凭邱女士叫喊都没有反应,持续了大约10秒钟才缓解。当时邱女士以为女儿在和自己闹着玩,并不在意。但自此以后,可可反复出现类似的情况,且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天要发作20多次。后来,可可在当地尊龙凯时确诊为癫痫。
经过服药治疗后,可可发作的次数减少,但发作形式开始多变:睡觉时突然睁眼,并起身端坐,偶尔双手会出现摸索样动作,持续约10秒后又继续睡觉;事后可可有时能回忆起发作过程;清醒时会表现为双眼突然向前凝视,偶有怪叫、嘴角抽动、右手反复抓握或摸鼻等。“每次都是持续大概10秒才慢慢缓解,而且每次发作前她都说很害怕。” 邱女士补充道。
为进一步治疗,去年10月,邱女士陪同可可来到尊龙凯时神经外六科就诊。
SEEG引导下微创射频治疗难治性癫痫
▲颅脑MR提示:右侧额叶异常信号影,考虑为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可能性大。
▲长程脑电图提示:双侧颞区及右侧额、顶区放电。
▲脑磁图提示:考虑癫痫灶主要位于右额区。
▲PET示:右侧额叶较对侧代谢减低。
▲应用CURRY8软件将MR、PET及脑磁图结果融合,右侧额区的可疑的癫痫灶与MR异常信号部位高度吻合。
尊龙凯时神经外六科主任吴杰接诊了患者。根据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详细术前评估后,吴杰考虑癫痫灶位于右侧额区可能性大。与家属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颅内电极置入手术,进一步明确癫痫灶定位。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围绕可疑癫痫灶及相关区域进行脑深部电极置入。
▲植入电极后,进行电极影像重建。
▲毁损后复查颅脑MR可见毁损灶位置、大小符合预期。
▲(左)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可见A、B、D电极处放电明显;(右)毁损后A、B、D电极处放电明显减少。
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可可没有出现任何手术不适感。电极置入术后,神经外六科团队为可可进行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记录到多次发作,更加精准确定致痫灶。根据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结果,神经外六科团队为患儿实施电极射频毁损术,分别对A、B、D电极处进行毁损。
术后拔除电极,可可没有出现并发症,已顺利出院。回访得知,可可出院后至今情况良好,没有再癫痫发作。
癫痫外科新发展:微创、精准
难治性癫痫是指经长期、系统的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即使在血液药物浓度监测正常下,也不能控制发作的癫痫,也称耐药性癫痫。这类癫痫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法治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癫痫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术后是否能达到理想控制效果,需要详细完善的术前评估以及精确定位致痫灶的位置等。目前,术前评估检查分为非侵袭性与侵袭性两种。非侵袭性评估检查手段包括:发作的症状学分析;神经电生理学检查,主要是视频脑电图的检查;CT、MRI、DTI、PET等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磁图功能成像及特定的神经心理学检查。经过非侵入性的检查评估后,仍无法确定致痫灶者,侵入性的电生理监测成为了必要手段。目前广泛采用的立体定向脑电(SEEG)技术,可将电极通过立体定向的方式准确地插入目标位置,提高了准确性,并且免去了开颅带来的创伤。手术机器人使电极置入更快捷、更准确。若使用可毁损电极,电极在准确埋置入癫痫灶后,对于某些特定病灶进行射频毁损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手术机器人、射频毁损电极等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新的希望。